17 保持安全的社交距離
保持安全的社交距離
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(COVID-19)疫情底下,除了「謬誤資訊」(Misinformation)一詞被廣泛使用外,保持安全的「社交距離」(Social Distancing) 也是近日全世界都會普遍使用的另一個流行語。
那麼,甚麼是「社交距離」呢?根據維基百科的定義,「社交距離」(Social Distancing)或稱「物理距離」(Physical distancing) 乃泛指:
啟用一系列的非藥物干預或措施,目的在於讓人們保持一個適當的物理距離,以防止某一類傳染病的散播… 因為減少了一位懷疑病毒傳播者與可能被傳染者的物理接觸,病毒感染的風險可被大大減低,也導致死亡率的減少。此外,保持個人衛生及勤洗手等也屬執行有效物理距離的正確措施。
Anne Schuchat,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的首席副處長 (Principal Deputy Director of the U.S.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(CDC)[1] 解釋道:『通常當我們教導市民保持良好身心健康和幸福感 (health and wellness)時,我們會鼓勵他們和人保持緊密聯繫(connectedness),甚至走到社區處與自己相熟的朋友、家人、所愛的人打交道、接觸,但社交距離的指引剛好相反,它卻是要提醒市民需與人保持一個適當的社交空間。』
所以在眾多COVID-19的專家眼中,保持距離和減少近距離接觸,是防止被病毒感染的最佳方法,一般認為最少要保持人與人有6呎距離,或香港所建議的約1.5-1.8米的安全距離。所以大家便不難明白為甚麼政府在不同時期、不同疫情狀態下,決定要關閉許多很大程度會聚集人流的活動場地、設施、餐廳、會所等,甚或要求團體組織或公眾人士取消大型活動,或就出席公眾活動包括用餐人數設限發出限聚令[2]等。至於政府設定的其他保持社交距離政策或措施,還包括要求所有學校在指定日期停課、所有政府公務員和公司僱員必須在指定時期留家工作、入境旅客必須遵守14天強制/自我隔離政策、封閉部分關口,甚至暫停部分國家旅客入境等。
為甚麼要設「社交距離」?據Schuchat 的解釋,她認為:『呼吸傳染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是靠近距離的飛沬傳染,一般不多於6呎,所以我們必須嚴控社交距離政策,避免人與人之間的緊密接觸才要。』
香港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主任許樹昌教授曾說:『有鑑於近日被感染的COVID-19確診人數仍有上昇的趨勢,最新本地個案源頭又找不到,社交隔離政策實在有必要繼續執行,並請全港市民合作,嚴格遵守。原本在餐廳食肆推出的社交隔離措施只屬短暫性,只有14天,但看見社區時不時仍有零星確診本地感染個案發生,相信再延遲14天的機會頗大。』
那為甚麼市民必須遵守有關保持社交距離的政策制約?由於香港人口密集,社區交叉感染的風險很大,為防止COVID-19病毒廣泛地傳播,香港政府呼籲大眾市民合作,請大家嚴守保持社交距離政策。由二月至今,政府已宣佈學校停課[3],並敦促所有市民,沒有必要,請勿聚在一起。一般市民宜留在家中, 遠離人多擠逼之處,以在家中工作代替到辦公室工作,避免參加社交活動,見面時勿以握手招呼,同時也不要組織或參加飯局…
因此,謹請各位同學閱讀本文後,就您對「社交距離」政策的認識和下面關於您們在停課期間所遇見的問題,略述您的想法。
如果您想到一些好點子,請透過以下電郵地址: chowpy@web.wfjlps.edu.hk ,把您的寶貴意見發送給我,謝謝!
[1] one of the federal agencies that has been pushing the practice of social distancing as a way to slow the spread of the illness caused by the new coronavirus. Source comes from https://www.aarp.org/health/conditions-treatments/info-2020/social-distancing.html
[2] 全名為:《預防及控制疾病(禁止羣組聚集)規需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