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incipal’s Writing Corner

30 校長的訪問分享摘要

校長於2022年6月20日接受了應屆六年級同學的訪問,內容環繞校長的教育專業生命當中的小故事,特別是有關校長過去與現在的獨特經歷、工作點滴和對後學之贈言等。由於是次訪談內容十分豐富,所以以下只摘錄部分同學們會比較有興趣的回應。

 

有關校長在教學生涯中最值得自豪和感欣慰的三樣成就:

  1. 作為一位教育工作者 – 校長有幸能在不同教育工作崗位上服務,由一個普通老師做起,跟著出任科主席,之後晉升為高級教席;數年後,再被擢升為副校長,然後擔任校長,並先後曾於5間不同學校服務。另在多年教學生涯中,有11年在教師培訓機構培育職前及在職教育專業人才,工作範疇可說是橫跨大、中、小學三個界別。所以我說,幸運的人是我,感到開心自豪。

 

  1. 作為兩位兒子的父親 – 校長能見證自己兩個兒子的健康成長,成長後大家關係仍然保持密切,互相關心,感到非常榮幸。此外,他們今天都各有所成,有自己的事業,有自己的家庭,而各人也是兩個孩子的父親,感恩!大兒子是一位專業藥劑師,多年前已脫離藥廠創立自己的事業;二兒子則是地理學系教授,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所州立大學任教,克紹箕裘,春風化雨。

 

  1. 能有機會回饋及服務社會 – 多年來,校長有幸能在不同界別和崗位服務,曾任職中、小學校長及大學講師,有很多機會接觸不同辦學團體與教育組織,也曾被邀請擔任政府與非政府轄下的不同義務工作,例如學校校董、校監、顧問、課程評審、教育專業守則修訂、政府諮詢組織主席或成員等。除可增廣個人知識和生活經驗外,亦可貢獻自己,服務社群。.

 

如果同學們想問校長小六升中後可以怎樣啟航的話,校長有以下的忠告:

 

校長個人認為,同學們升中後的首要任務就是要了解並學習適應新環境,最好是透過不同途徑去探索學校的背景、歷史、文化、現況和特色。進入學校後,最好是多認識一些新朋友,用心地上好每一個課堂,留意每一個老師的教學特色和風格,積極投入學習。當然,中學與小學不同,中學的老師不會如小學的照顧周到,有清楚的指引、學習餐單或提示,反之他們期望學生能主動及獨立地學習。因為『您們的將來全繫於您們的手上!』即是說,您們要好好地為自己策劃將來,先訂立好自己的目標和方向,善用自己兩文三語的優勢,並記著我校對您們的終極學習期望,乃是成為:明智的決策者、自我管理的終身學習者、良好盡責的社會公民和具高道德水平的未來領袖。

 

對於同學們問校長這幾年在和富李小有那些事物印象最深刻,我的回應是:

 

十分感謝李宗德博士委任我為這所學校的校長,所以我最感恩的就是能夠擔任您們的校長,並且受到大家的熱烈歡迎和愛戴。今天學校的整體氣氛是積極、正面、溫馨和融洽的;教風和學風都加強了,同學們的學習能力又不斷地提升;課外活動更趨多元化,而同學們無論在校內、校外的表現都十分出色;教師士氣高昂,人與人的關係十分和諧… 這些都是學校持續改進的例證,為大家過去與現在的努力感到驕傲!以下是過去幾年的一些改革項目,請指正:

  • 「品格塑造」 (Character Building)和「價值觀教育」(Values Education)已在學校生根萌芽,由一個草創的意念開始到整個課程的落實
  • 總結過去經驗,學校重新設計學校未來發展計劃、課程概念圖、政策逐步落實
  • 為學校建立一個新形象,翻新及美化校園,改善學校設施,並分別設立市場推廣和設施管理小組,集中跟進維繫與發展的相關工作,例如重新設計及豐富學校網址上的資料,開設Facebook,YouTube頻道定期發放與宣傳學校資訊相關的影片,印刷精美的期刊如“Harmony”, “A School We Trust”, “Beacons of Light”, “Convergence”等
  • 進一步推廣學校的寫作新風,例如由校長領頭定期在網上發放的「校長硯田」(Principal’s Writing Corner),鼓勵教師以「教師硯田」(Teachers’ Writing Corner)投稿,分享教學心得或個人真知灼見的文章,下一步是把優秀學生文字作品集結,以「學生硯田」版面,繼續以「佳文共享」方式,推廣良好寫作習慣
  • 為加強與社區聯繫與資源共享,學校已於多年前建立了不同的溝通平台,分別是早期設立的家長教師會(Parent Teacher Association),到近期的「與校長傾下偈」(A Brew with Principal)及即將成立的校友會(Alumni Association)等;另外,學校亦於3年前建立了一個名為「和富社區共享平台」(Wofoo Community Hub),負責與外界特別是在屯門、元朗、天水圍等地方的大、中、小、幼的合作夥伴聯繫,用「走出去」(Inside out)和「引進來」(Outside in)的方式作資源共享

 

此外,當日同學們還提問了不少其他很有意義的問題,校長為了不想令到同學們感到失望,所以也逐一真情地分享心得。雖然個人一早已有準備,寫就了一份供自己參考的觀點與答案,但想到要使到這個答問大會更具真實感和達致有效交流,校長收起有關稿件,按同學的期望一一回應。完成訪問後,出席師生更一起拍了一張大合照,同學們都露出十分滿意的笑容,許多更私下向校長表示祝福與感謝,這是真正的生命教育體驗呢!離開會場時,大家都懷著依依不捨的心情,滿有感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