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 如何把「感恩與幸福感」付諸行動
如何把「感恩與幸福感」付諸行動
相信大家對新學年的年度主題都認識了吧?對了,是「感恩」(Gratefulness)。大家可知道它的寓意和由來嗎?或許先閱讀下文,您便可以自己尋找答案。
Emmons & McCullough (2003) 寫了一篇題為 “Counting blessings versus burdens: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gratitude and subjective well-being in daily life” 的期刊文章,內文認為經常表達感恩與祝福之情的人,會為自己與他人帶來正面情緒和人際關係。
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Robert A. Emmons博士和邁阿密大學Michael E. McCullough博士在感恩心理學上做了一個研究,目的乃探討面對感恩與沒有面對感恩的人,他們在不同情境下會怎樣展現心理和身體健康的差別。在研究過程中,參加者被隨機分配到三個特定的群組裡(一個不斷遭遇煩擾困惑、一個在有感恩祝福和一個在一般環境下的生活境況),並需按星期(第一期)和每天(第二期)日程回報以下的表現,例如情緒變化、相應行為、健康舉動、身體反應和整體生活評估等。
測試後發現,主力匯報感恩行動的一組參加者,在三組比較當中,明顯在幸福感方面展現最為積極和正面,研究結果反映,常存感恩的人,似乎他們的健康感、快樂感、與人關係和正面幸福感等指數都相對其他人為高。是項研究證明感恩與幸福感的密切關係,教導孩子懂得感恩,他們的幸福感自然會提高。而正是這個原因,我們學校便決定用「感恩」作為2021-2022年度的主題訊息。
作為行動回應,我建議大家可以由生活小事做起,例如:
請即時採取感恩行動,向人表示關愛、欣賞與感謝。當你能常懷感恩,善待別人,別人也會如此回報於你。肯感恩,我們便會更快樂、更健康;能夠好好掌管自己生命,也能夠輕鬆面對問題,為自己解困,並以感恩之心迎接未來。
參考書目:
Emmons, R. A. & McCullough, M. E. (2003). Counting blessings versus burdens: an
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gratitude and subjective well-being in daily life. I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. 2003 Feb; 84(2):377-8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