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6 應有的樣子
應有的樣子
羅詠宜老師
有次躺着看着大樹,樹木總是長成它「應有的樣子」,各有性格無一不美,在我著迷於各式各樣的美之際,我想:為何人們卻不能好好欣賞彼此呢?
記得有一次朋友問我:「你有沒有想過為甚麼女生看到鏡子的時候都一定要照一下?」後來我們得出一個結論:女生看到鏡子的時候都要照一下,是為了盡可能去整理自己,確認自己的外表狀態良好。因為只有藉由照鏡子,我們才能看見別人眼中的自己。我們用嚴格的標準審查自己的外表,內心設定了一個「完美的」模組,最後再以自己無法達到心中那樣的美麗模樣而感到心情低落。有幾次我惆悵地問媽媽:「為甚麼我這麼醜?」即便她已經嘗試用最簡單、最直接的方式告訴我:「你不醜!」我還是會困在自己的憂鬱漩渦裏,整個人沒精打采。而與身邊的女性聊天後,才發現原來自己不是唯一一個有這樣經驗的人。
「沒有哪個女生會覺得自己夠漂亮了。」不確定聽過幾個女生這樣説過,也不知道有多少女生這樣想過。在這條設法追求更美的路上,我們似乎無法停下來:我們花了好多的時間、金錢、心力,想辦法讓自己看起來更美麗,也許是為了滿足自己小小的虛榮心,又也許只是為了讓自己能「看起來」更好,其中也乘載了大眾審美標準下的壓力,亦多虧社交媒體捕捉到人性的弱點,將人捲進競爭和比較的漩渦——我們常常不自覺地把大眾審美的那把尺放在自己身上,任由普世的審美觀在自己身上游移,再間接造成對自我身體的不認同。然而人世其實從來沒有一個美的標準,我們只是習慣用別人的眼睛來看自己。
著名詩人、畫家紀伯倫的著作《先知》寫到:「你們説的並不是美,而是你們自身未得到滿足的需求,美並不是一種需求,而是心靈的喜悦。她不是乾渴的嘴唇,也不是伸出的空手,而是一顆狂熱的心,一個陶醉的靈魂。」
在這個外在形象越來越受重視的時代,我們都選擇了忽略存在於自己內心的那種美。不妨坦然問問自己,這些年你是否都忽略了自己的「優點」而無限放大了「缺點」,討厭自己的這裏那裏?其實,只有嘗試接受自己內外在的樣子,嘗試喜歡自己,才能脫下早已被大眾審美染色的眼鏡。接納自己和他人,就如接受樹木即使擁有不同的模樣,卻同樣美麗。
從現在起,照你喜歡的樣子去生活吧。而當我們由衷接受自己的那一刻,真正的美,便會隨之而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