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3 「孩子不是等待被填滿的瓶子,而是盼望化作燃燒的火焰」
「孩子不是等待被填滿的瓶子,而是盼望化作燃燒的火焰」
(2013年香港中學文憑試中文作文題目)
范照坤老師
這個題目,莘莘學子早在公開考試中討論過,但到了今天,現實與理想的距離有多遙遠?大家又如何應對?
今時今日的教育理論經常強調「以學生為本」、「學生自主」等等。「孩子不是等待被填滿的瓶子,而是盼望化作燃燒的火焰」這個命題,討論空間相對較少;然而,理想與現實總存在差距,到底距離有多大?距離從何而起?距離又可否縮短、甚至消去?
究竟空瓶與火焰的距離有多遙遠?還是火焰早已被空瓶耗盡,失去了光芒?作為一名前線教育工作者,我發現火焰正逐漸消逝,相信家長亦切身體會得到。舉例來說,以往補習風氣只盛行於高中,但時至今天,小學生亦要鋪天蓋地補習,一課、兩課、三課……即使有烈火的意志,亦會被空瓶所窒息,繼而殆盡。
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距離?其實答案顯而易見:現實就是現實。但這不免在一定程度上推翻教育的本意。我深信凡事沒有必然,我們對待孩子,無論如同等待被填滿的空瓶,還是如同等待燃燒的火焰,重點都不在於所謂的「現實」,而是我們如何看待「教育」。教育是否就等於把知識塞滿腦袋,考取卓越的成績?在我眼中,教育的重要之處在於學生能否主動探索知識,有否把握機會於日常生活中應用所學。這才是燃燒火焰的根本!
燃燒需要氧氣、溫度和燃料,套用於教育,正正就是家長、學生及學校。氧氣可謂決定性因素,因為太強的風會把火苗吹熄,太弱的風又不足以助燃;每個人都是獨特的,是否所有人都可以承受「強風」?同時,溫度亦十分重要──學生對學習的興趣,主導事情「功半」還是「功倍」;以數學為例,我們有讓小孩嘗試找出家裡的足球、籃球的體積嗎?還是我們覺得,只要孩子能完成計算題目,就代表他們愛上數學?至於燃料,數量亦不是無限;「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」,老師極其量都只能成為學生人生中一小部分的燃料,所以我們應該教導孩子自己收集燃料,才能使他們的火焰永不熄滅。
理想與現實的確存在距離,但這並不代表差距不能收窄。要火焰不斷燃燒,就要騰出探索的空間。從等待被填滿的空瓶蛻變成等待燃燒的火焰,氧氣、溫度及燃料必須互相協調,久而久之,距離「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」就不遠了。